基因工程
定义:按照人们的愿望,通过转基因等技术,赋予生物新的遗传性质
限制性内切核酸酶(限制酶)
来源: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钝化出来的
功能: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,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断开
结果:形成粘性末端或平末端
DNA连接酶
作用:将双链DNA拼接起来,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
运载体
- 载体的作用
- 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去
- 利用载体在受体细胞中大量复制外源细胞
- 具备条件
- 能在受体细胞中稳定保存并复制
-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,供外源DNA片段切入其中
- 具有标记基因,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
- 大小合适,方便操作
- 对受体细胞无害
- 种类:质粒,噬菌体,动植物病毒等
PCR的条件和过程
条件:
- 模板:DNA母链
- 原料:四种脱氧核苷酸(dNTP)
- 引物: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’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
- 长度通常为20-30个脱氧核苷酸(特异性较强)
- 引物自身不应有互补序列导致其自身折叠,也不应存在互补引物
- PCR中有两种引物(两条链)
- 耐高温的聚合酶(Taq DNA聚合酶)
- 缓冲液,$Mg^{2+}$ :提供合适的酸碱度和某些离子(Taq DNA聚合酶需要 $Mg^{2+}$)
过程:
- 变性($90^\circ C$ 以上),DNA之间氢键被破坏,断开成两条DNA单链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mygr main()!